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和成就,提出了今年工作重点。
报告中6次提到汽车及相关事项:“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出台支持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旅游等消费政策”,“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
其实,除此之外,报告中还有其他相关内容与汽车产业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同样值得关注。那么,该怎么看报告中提到的这些与汽车产业发展有关的内容?它们对汽车行业企业实践又有何指导意义?针对报告中涉及汽车产业发展的9大关键词,《汽车纵横》采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何毅、陈兴林、魏文清和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王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以及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等8位专家。
报告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的通知中,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和海洋装备产业等九大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们建设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目标,也是未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起来才能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保持我们经济的增长,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报告中列举了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成功建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等案例。这些应该是我国新兴战略性产业取得重要进展的代表。可以看出,只有新能源汽车是消费品,是在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而不是制度保护下取得的成绩,并且连续九年全球产销量第一,这是国际领先的成绩,也是在中国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名列前茅的。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取得的伟大成绩,是中国全体汽车从业者经过四十多年努力、不断学习积累、付出艰辛劳动、不断潜心超越的结果,值得我们骄傲,也是今后我们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克服各种困难,主动走出去,开展全球合作,尽早成为真正的汽车强国。
报告提出,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完善吸引外资政策,拓展制度型开放。
报告将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列为2023年亮点之一。其中,汽车工业涉及两项:电动汽车和锂电池。这两项增长速度更快:2023年电动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出口127.4GWh,同比增长87.1%。电动汽车出口还带动汽车出口质量升级:结构上,从低端走向中高端;区域上,从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出口企业中,既有比亚迪、MG、宁德时代等一批表现优异的中国企业或品牌,又有特斯拉、达西亚等外国品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积极参与了相关服务工作。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因有三点:
一是长期坚持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我国一直持续从技术创新、产业链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引导等各方面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厚积薄发、久久为功,成就了我国引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格局。
二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国从2015年起连续9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市场,具备完整的供应链生态,庞大市场和供应链生态又为汽车厂家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和成本分摊带来强有力的支撑,使得中国制造商品比较优势突出。
三是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对外开放的门越来越大,汽车行业已全面取消对外资限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汽车企业走出去的机遇越来越多。中外企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同台竞争,相互促进。
未来,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出口机会和风险并存。其中,机会至少有两点:一是海外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二是我们还没有发力海外直接投资。而风险在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可能设置一些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例如欧盟进行毫无依据的“反补贴”调查。今年报告做了全面部署,提出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随着这些更加注重质量、更大力度开放和更加深化合作的部署落实,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走向海外之路会越来越宽广。
报告提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巩固扩大产业领先优势,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已经跨越年产销3000万辆规模。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连续9年产销量保持全球第一,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在汽车动力领域的新能源化和汽车功能领域的智能网联化方面,中国已经拥有包括智能座舱、智能底盘和智能驾驶技术的综合优势,同时拥有丰富和完善的产业链、创新链,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领先优势,具有广阔的创新前景和商业价值。这有利于提振大宗消费,推动外贸稳规模,促进汽车产业2024年继续保持稳健增长,长期来讲则将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发展。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跃升的必然选择。
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报告中对“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性作了强调。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关键行业应用的深化研发的承诺,尤其在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方面有重要作用。报告提出的系列措施,包括加速人工智能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数据资源的开放流通以及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将进一步强化国家数字经济的竞争力。
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深化应用,将有助于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不仅能够加快车辆智能化水平提升,也有利于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支持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在政策层面,报告特别强调了数据基础制度的健全性和数据资源开放流通的重要性。这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算力支持,使得通过优化数据流通机制,能够有效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加速技术研发和应用。
此外,通过适度超前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预计将得到更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这不仅能够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在交通管理、车路协同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还为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通信、大数据等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
“人工智能+”行动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将促使汽车在提升交通效率、确保道路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推动汽车产业的价值链重构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报告还提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
人类社会的进步、现代经济的发展是以效率为基础的。而市场竞争是提升效率的唯一手段。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也一定是在竞争中形成的,而不是靠保护。竞争才会持续鼓励创新和创造,从而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它的本质特征。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汽车产业目前取得的成绩,正是在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取得的,是实践新质生产力的最佳证明之一。
我们要继续努力,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国汽车产业的管理模式,并逐步走向全球,让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大局和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进是方向和动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特别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
报告中提出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也是深入贯彻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二字”工作方针的体现,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全面把握这个工作方针中“稳”与“进”、“立”与“破”的关系,对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稳中求进”,此后每年中央经济会议都把“稳中求进”作为工作总基调。当前,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更加凸显了“稳”的重要性。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又进一步强调“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环境的基础上,对2024年经济工作的系统部署、靶向施策,蕴含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为强基础、聚动能,扎实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方向。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23年汽车行业为稳定宏观经济的增长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而2024年稳住汽车行业发展这一“底盘”尤显重要。同时,不仅要稳住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需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实事求是,不追求式的发展,要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的客观因素。
报告提出,出台支持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旅游等消费政策,大宗消费稳步回升,生活服务消费加快恢复。报告还提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报告提出了提振汽车消费等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发展建议,对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汽车消费是社会消费总额中最大的项目。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汽车消费额48614亿元,占比10%,而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422881亿元,增长7.3%。目前汽车消费普及仍是最低的。随着汽车普及率提升和单车消费额提升,汽车消费还很大提升空间,汽车消费额的增速还能更快一些。
报告还提出,培育壮大新型消。